
预制菜缺口逐渐打开,资本市场加码推动行业升温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9-02 15:58
【概要描述】预制菜充满想象空间。尤其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以及单身经济的盛行,这一切都为预制菜带来了无限的空间。在以往的印象中,做饭便是从买、洗、切再到炒,将食材由生到熟制作完成。如今,做饭的意义更加体现在吃上。
预制菜缺口逐渐打开,资本市场加码推动行业升温
【概要描述】预制菜充满想象空间。尤其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以及单身经济的盛行,这一切都为预制菜带来了无限的空间。在以往的印象中,做饭便是从买、洗、切再到炒,将食材由生到熟制作完成。如今,做饭的意义更加体现在吃上。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1-09-02 15:58
其实,预制菜有十分久远的历史。最早起源于美国,是从供给军队的冷冻加工食品演变而来。1953年,肉企斯旺森为了解决火鸡肉滞销问题,将预先制作好的冷冻火鸡肉菜品装在类似飞机餐盘中销售,顾客买回家直接用烤箱加热就可以食用。至此,预制食品便进入了千家万户。
与国外预制菜简单的烹饪手法相比,虽然中国预制菜来得晚,但已经撕开一道口子。
根据谷雨数据统计,74.1%的白领选择在外吃饭是因为“工作忙没时间”,但54.8%的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是非常愿意回家做饭的,而比较愿意的比例也占据了38.4%。
年轻人愿意做美食,只是由于时间和工具的原因,限制了他们想做美食的积极性,而预制菜解决了很多年轻人喜欢做饭的痛点。
所谓预制菜便是预先做好的半成品菜,通过中央厨房提前把菜加工好,然后再冷冻或者真空包装进行售卖。即便一个人不懂厨艺,也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口味的预制菜,通过烤制或蒸烤完成制作过程,而且口感不会有任何变化。
特别是在疫情期间,由于“懒宅经济”的火热,预制菜满足了人们对于“美味+便捷”的需求。此外,受疫情影响下的餐饮企业,也抓住了预制菜这根“救命稻草”进行商业模式的升级。包括海底捞、云海肴、眉州东坡、西贝等头部餐饮企业,纷纷推出了针对消费者的预制菜产品。
资本的嗅觉最灵敏。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已经有7.1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,仅2020年一年,新注册的企业便达到了1.25万家。而在2021年4月,号称“预制菜第一股”的味知香上市后,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股价涨幅便超过了300%。
另根据国海证券测算,我国目前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,未来六七年市场规模有希望达到1万亿元,长期来看,甚至有可能达到3万亿以上的规模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购物车
